网站首页 > 产业安全> 文章内容

政策加码 资本布阵 国内体育产业剑指5万亿高地

※发布时间:2018-5-20 8:02:4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时至岁末,随着46号文《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作用持续发酵,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正在急剧升温。

  12月1日,华人文化联手中信资本出资4亿美元收购英超劲旅曼城足球俱乐部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13%的股份。其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体育产业资本风起云涌,国内外的大小收购动作目不暇接。

  12月7日,体育概念板块多只股票涨幅达5%以上,其中,中体产业等涨停。目前,多资本也正加速进入体育产业,恒大淘宝、体育之窗等体育产业企业也相继挂牌新三板。

  12月9日,阿里体育在日本东京宣布拿到了FIFA俱乐部世界杯的赞助冠名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冠名世界级赛事。根据协议,阿里巴巴将成为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2015年到2022年的独家冠名赞助商。这只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鳄深度介入体育的最新动作之一。

  其间,万达和华人文化两大巨头最为活跃,阿里、乐视和腾讯“三雄”也有大手笔,此外还尚有一众“小金主”共襄盛举,共同绘出一幅体育产业资本“购买世界”的线图。

  今年以来,体育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达晨创投是国内投资体育项目最多的一家PE机构。在其董事长刘昼看来,BAT跨界体育的最大在于“逐利”。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体育行业还是一片蓝海和价值洼地,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到底价值有多大?46号文说十年以后中国体育有5万亿元的产值,但现在我们的产值不到4000万元,十几倍的增长空间,BAT怎么可能会放过?”

  而实际情况比预想中的还要令人兴奋。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的最新消息显示,尽管此前46号文中的目标是体育产业2025年实现5万亿元的目标,但目前综合各地方的统计加起来已经达到7万亿元。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预计到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达1.0%。

  市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70%以上;上海市提出,到2025年,上海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同时,一系列利好政策已密集出台,如:简政放权、资源利用、优化,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完善财税、价格、规划和土地等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优化市场,支持体育企业成长;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文化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运动康复、健身培训等体育服务业。

  此外,《中国足球发展总体方案》还提出,探索传统和新在足球领域融合发展的实现形式,增加新市场收入。这意味着赛事转播权将进一步放开,部分新开始参与赛事转播权的竞争,乐视体育、腾讯、新浪等新将成为赛事转播的新兴力量。

  按照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体育产业规模到2025年要达到5万亿元。面对体育蓝海市场,多家上市公司纷纷跨界布局体育产业。

  分析人士认为,中体产业是国家体育产业扶持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作为体育总局系统中目前的惟一上市公司平台,公司旗下拥有赛事运营、场馆运营、休闲健身、体育经纪、体育彩票、体育设施建设、房地产等业务;同时,中体产业体育资源储备丰富,旗下聚合大量优质的体育赛事、场馆、运动明星、休闲健身项目等。

  华录百纳此前公告,子公司华录体育拟用3405.7万元认购欧冠篮75%股权,后者主营体育竞赛项目等。就在公告前两日,欧冠篮获得欧洲篮球授权未来15年欧洲篮球冠军联赛中国地区的独家经营权。作为老牌影视企业,华录百纳体育产业已成规模。

  根据券商最新发布的研报,华录百纳以综艺节目和体育产业作为未来重要战略布局。体育方面,公司获得了中超、足协杯的合作资源、冰雪赛事运营权并与卫视达成合作直播协议,取得欧洲篮球冠军联赛未来15年独家运营权,将极大促进公司体育产业的发展。

  贵人鸟今年11月发布定增预案,拟以不低于30.11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约5584万股,募资不超过16.8亿元,投向于供应链建设、体育云平台建设两个项目。其中,5.3亿元将用于体育云平台建设。

  据了解,贵人鸟体育云平台将加快公司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体育生态圈建设,与用户、合作伙伴、产业上下游等形成联动效应。三年内,拟建设大体育生态圈协作平台SaaS、大数据智能应用平台PaaS、数据支撑平台DATAPaaS、体育云基础设施IaaS等。

  道博股份近期收购双刃剑体育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双刃剑在国内体育营销领域领先,该公司积累了网球、篮球、足球等国内外众多优质赛事资源,尤其是高门槛、高价值的奥委会及联赛资源储备丰富,价值挖掘空间巨大。

  除BAT外,传统体育企业在政策的助力下也加大了业务的布局。仅今年11月一个月就相继有3家企业先后登陆新三板,分别是恒大淘宝、体育之窗、新赛点。

  其中,新赛点于2007年正式成立,目前主要面向企业会员及自有员工提供以体育运动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员工福利、体质监测、赛事活动、体育培训等服务。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新赛点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新赛点将旗下的体育运动服务平台——百动,开始向互联网公司转型。

  今年4月,新赛点在获得了千合资本、朱雀投资总计6000万元人民币投资后,新赛点将资金用于扩大线馆覆盖,升级百动云平台,吸纳互联网高端人才,强化核心竞争力。

  新赛点董事长徐林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未来新赛点将继续依托百动020平台,横向拓展,纵向深挖,扩大客户来源,精准定位并沉淀热爱运动、关注健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高净值用户,进一步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对现有的业务模式进行拓展,打造百动生态圈。

  而另一家同样定位于体育综合运营平台的公司体育之窗则在成功登陆新三板以后加大了资本并购动作。其在不久前宣布将以13.8亿港元入股港交所联众国际,占股达28.76%。联众国际是一家在线棋牌运营平台,被称为中国智力体育第一股,体育之窗此笔并购意味着其未来业务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以中体产业、泰山体育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体育企业,也在过去一年多来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大大小小的体育创业类公司、孵化平台、体育创投基金的数量都在急剧增长。

  “体育行业接下来将会出现非常多的投资、并购与重组。大型的投资并购会很快发生,很多将会是跨行业甚至是跨境的。”开物资本合伙人陈亿飙称,在资本的助推和BAT入局的驱动下,体育接下来出现千亿市值的巨头都将指日可待。

  在中国体育市场,用户需求类型多样,包括基本的设备需求、健身的功能需求、竞技赛事观赏的娱乐需求。而随着互联网化进程的加速,体育产品智能化将推动智能服饰、智能器械、智能场馆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新的需求。而在线票务、网络赛事直播、体育社交、运动记录等体育在线服务市场空间也逐渐打开。

  从事越野跑赛事运营的沃野千里创始人王焱对记者表示,公司刚成立便获得了120万元的投资。目前体育产业的热度很高,大家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

  “互联网+”体育领域的公司受到VC投资的青睐。分析人士表示,大众健身业与赛事运营业需求强而满足度低,存在很大的市场机会。从2014年世界杯赛事来看,电脑和手机成为球迷获取运动资讯的最主要来源。随着赛事运营的逐渐放开,“互联网+”体育性质的体育营销类公司有望在广告和收视双向收费模式下获益。

  在收购城市足球集团股份之前,华人文化不少引人瞩目的动作都由旗下的体奥动力来完成:5月,体奥动力拿下“中国之队”的版权;9月,以划时代的80亿天价拿下中超联赛未来五年的版权;10月,又宣布投资拥有大学生足球联赛运营权的优势传媒。

  另一个巨头万达也不惜重金砸进体育产业。今年1月,万达宣布出资4500万欧元收购西班牙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的股权。而这仅仅是大戏的开始,2月,万达再次出手,联合其他机构豪掷10.5亿欧元收购盈方体育传媒集团;8月,万达6.5亿美元并购世界铁人公司。

  乐视体育也加紧布局,4亿美元拿下中国地区的英超版权后,又拿下亚足联版权并入股世界体育集团WSG。

  体育产业资本“跑马圈地”目不暇接,在政策利好的东风下,在各方面指标都显示体育产业爆发临界点将至时,资本对稀缺资源布局的决心不约而同,但其背后各有各的逻辑。

  从收购的径来看,华人文化在下一盘大棋:体奥动力相继拿下中国之队和中超联赛的版权,之后入股优势传媒,将中国足球最核心的资源——国家队、联赛和未来极有潜力的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全部握在了手中。

  版权,联赛运营权,再到球员经纪,华人文化掌握了中国足球的核心资源,并形成了互相咬合的链条。

  在资本运作上,也许只有万达可与华人文化一决高下。不过,与华人文化不同,万达从一开始盯上的就是“高大上”的海外资源:投资马德里竞技俱乐部可以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后在盈方体育和美国铁人公司项目上的高举高打,使万达在体育上的战略图景愈发清晰。

  在华人文化和万达之外,还有一个“”的巨头阿里巴巴。阿里体育的成立虽然在业界掀起波澜,但随后却陷入了沉寂。至今,他们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也只是将美国大学生篮球的赛事引入到了国内。

  从阿里体育“让运动变得更简单”的口号来看,他们和万达、华人文化玩的可能并非同一个数。未来,阿里很可能一方面在群众体育线上线下结合的体育社交上发力,另一方面在体育赛事方面,阿里更有可能成为一个体育赛事服务商,依靠其大数据和平台优势,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从深层次体育赛事的呈现方式。

  另一个已经引发业界强烈关注的是乐视体育,除了大包大揽的体育赛事版权投资之外,乐视体育还投资了不少智能穿戴乃至赛事开发等创业公司。未来,乐视将着力把通过版权导入的用户留在平台、培养其体育消费习惯,从而打造一个闭合的体育生态圈。

  第五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是腾讯,年内击败乐视、拿下NBA的版权还只是其延续体育的范畴。目前他们其实尚未发力,但背靠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社交网络和创业孵化平台优势,腾讯完全有后来居上的潜力。

  至此,华人文化和万达,加上阿里巴巴、乐视和腾讯,这五大巨头都有可能成为大体量的体育集团,他们或将在未来体育产业大蛋糕中占据支配地位。

  短短一年时间,从赛事IP到职业体育俱乐部,再到体育传媒公司和经纪公司,中国的资本巨头在国际体育市场上的动作是度和全方位的,但更加重磅的还远未到来。

  比如,职业俱乐部的资源一直被资本所垂涎,但曼联、皇马和拜仁这样真正的世界豪门俱乐部,收购难度很大,不过一旦拿下就具有占领天王山的战略意义。

  从不少迹象来看,曼联俱乐部似乎已经成了中国资本的主攻对象,而一份好得出奇的财报,似乎也预示着一些微妙的东西在发生。不过,要收购曼联这样的俱乐部,哪怕是小部分股权,也将付出高昂的代价。但也只有背靠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才能支撑起高溢价的收购来。

  而随着中超、CBA等职业联赛的快速发展,国外优秀的足球、篮球等项目的经纪公司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资本布局的重点资源。

  另外,在2022年举办冬奥会的背景下,可以预见,冰雪项目相关的赛事和周边资源也会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体育产业资本在国际上的大手笔可能还会继续。不过,简单的“买买买”没有未来,而“吃”下之后的消化和吸收,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大佬们来说是更加重要的课题。

  中国资本在近期收购的不少海外标的,在不少市场人士的眼里估值普遍偏高。不过,但凡收购,起点高并不,怕的是找不到合理的落点。高溢价收购并不意味着中国公司当了冤大头,重要的是能够和国内的市场进行有效结合。

  另外,由于目前体育产业还是一片蓝海,尚未出现太多短兵相接的局面,但未来随着各个巨头的版图扩张,针对热门标的“拼刺刀”的场景或将频繁上演。中国资本应尽量避免恶性竞争的局面出现。

  随着在海外市场的深度介入,中国资本也有可能一些审查乃至壁垒。对此,在海外投资的合规方面应尽早做足功课,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巨头涌入,资本布局,区别于竞技夺金的荣耀和全民健身的公益,中国体育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产业爆发态势迅猛发展。(本报记者洋)

  本文来源于ipfs